學校簡介
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創建于l958年,是我國第三所鐵路高校,學校原隸屬鐵道部,2000年,根據國家統籌規劃,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3年4月,經教育部批,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與發展,蘭州交通大學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農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在甘肅省屬院校中辦學規模最大、辦學層次最全、就業形勢最好、成果轉率最高、對外交流最活躍、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最多。在土木工程、交通運輸、機械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數學等學科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優勢與特色。其中橋梁與隧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環境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車輛工程等學科在西北地區高校具有較強實力。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565畝,建有2個校區,1個大學科技園區,形成了一校三區的格局。校舍建筑面積為76.42萬平方米,總資產21.77億元,固定資產10.5億元,教學實驗儀器設備2.17億元。圖書館藏書192萬冊,電子圖書2596GB,有中外文期刊2900多種,是甘肅省五大文獻收藏單位之一。學?,F有全日制本科生22426人,研究生3062人,成人學歷教育在冊學生20000余人。教職工2270人,其中專任教師1412人;具有副高職稱以上的815人,博士生導師5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者77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甘肅省特聘科技專家4人,甘肅省領軍人才42人,甘肅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選16人,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人選2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3個。另有10名兩院院士受聘為我校兼職教授,已形成了一支整體結構比較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
學校學科特色鮮明,門類齊全,涵蓋了工、理、經、管、文、農、法等7大學科門類。目前設有自動化與電氣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數理與軟件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文學與國際漢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鐵道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位于武威市的新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等17個學院和1個體育教學部。有57個本科專業,24個博士點,94個碩士點,6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工程中心,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86個各類研究所。學校還是鐵道部繼續教育西北基地、甘肅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是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培養國防生的高校之一。
學校以“蘭州交通大學董事會”為紐帶,先后與120多家企業單位、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各類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學研產合作之路越走越寬。
學校積極發展對外交流合作,與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近年來先后選派200名中青年教師赴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國進修、攻讀學位和科研合作,有近百名外籍專家學者應邀來校交流講學。我校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日本、瑞典、韓國、俄羅斯等國的教育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9.9分
8.6分
8.4分
7.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