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專業介紹
貴州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專業根據21世紀經濟全球化和中國開放經濟發展趨勢,結合中國對外貿易與開放經濟發展實際,設有六個研究方向:中外戰略性產業比較研究、國際金融與國際競爭力研究、國際資本市場與投資理論研究、國際商務與國際商法、世界經濟與環中國圈經貿合作、中國對外貿易研究,與商務部研究院、中國東南亞研究會等開展的“環中國圈疆域國家合作機制研究”,在學術界開辟了新的“戰略”領域,在國內外居于領先地位。
1、國際競爭力研究
2、金融結構與經濟發展
3、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4、國際商務與國際商法
5、世界經濟與東南亞經貿合作
6、中國對外貿易研究
主干課程: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選讀、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第一外國語*、現代宏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金融理論、世界經濟、國際貿易慣例與規則、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中級國際經濟學、國際競爭力研究、戰略產業研究、國際金融前沿理論研究、證券投資、國際貿易政策研究、國際貿易前沿理論研究、國際商法、國際貿易法、東南亞專題研究、國際一體化經濟學、中國對外貿易理論前沿、國際貿易理論前沿
貴州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專業是貴州省最早也是唯一的省級重點學科,2004年招生以來已為國家培養大量國際貿易人才。
貴州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專業現有專職教師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后3人,獲得博士學位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貴州省高校學術帶頭人1人、省重點學科帶頭人1人。
張軍(1973-),男,經濟學博士(后),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對外貿易理論和政策研究。近年來,在省部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主持各項科研項目10余項,獲得省級獎勵2項,市級獎勵2項。
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專業實習、教學實踐、科研實踐、學術活動等各方面。研究生必須參加一定時間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在導師指導下進行,選擇其中的一至二項進行,實踐時間為6—8周,采取集中或分散安排,一般在第四學期進行,實踐活動結束應取得相關活動評語和成績,計2學分。
貴州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國際貿易學專業就業大致有以下幾個方向:
1、企業外貿部門中從事一般性進出口業務的談判、生活及工作接待專業人員,一般貿易交往中各種資料、合同的草擬、貿易交易實務、結算實用型專業人員。
2、三資企業中從事和參與企業貿易外事活動的實用型專業人員。
3、旅游業、對外飲食服務和其它行業中,從事商貿活動,經營的實用型專業人員。
4、跟經濟相關的職業如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等專業人員。
國際貿易學專業就業率在所有專業中很優秀,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后,對外貿人才的需求迅速提高。
貴州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在職研究生專業旨在培養我國經濟建設所需要的高級國際貿易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
1、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與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能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需要,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團結、協作、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積極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2、培養符合我國對外開放需要,掌握寬廣堅實的經濟學基礎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具有分析研究國際經濟關系與國際貿易問題的能力,能承擔本學科教學、科研工作和中高層次的對外貿易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3、構建堅實的國際經濟學功底,培養創新開拓的意識和能力。熟練掌握“六個一”,即一個國際組織;一個國家;一種產業;一個企業;一位經濟學家;一種理論。
4、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比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5、注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保持身心健康。
6、努力成為信息網絡經濟時代的高效能、廣用途、多界面并能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模塊化高級人才。
目前,我國的國際經貿人才在數量上嚴重不足,在業務上、素質上符合國際貿易人才條件的人數不多,在二十一世紀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地球村的出現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與國外的貿易往來將進一步增大,因此大批量的培養國際經貿人才已成為我國人才培育工作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推薦閱讀